文章專區

2018-09-01癌症化療先驅者─李敏求 585 期

Author 作者 戴至平/現任職於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從事癌症動 物模型建構。
癌症治療,在漫漫長夜中演進,至今已將近2個世紀。從 一開始的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和化學療法等,直到近20 年的標靶療法與免疫療法,終於露出曙光。與感染疾病相比,癌症療法的發展相當緩慢。一方面是因為癌症十分複雜,另一方面則是癌症易於演化、擴散與產生抗藥性所致。

雖然癌症療法日新月異,機制也各有不同,但基本原理是一樣的:除去癌細胞的速率必須超過癌細胞生長回復的速率,並壓制其至某個界限以下。如此一來,連續治療的毒性可能過高,必須採用間歇治療,同時在過程中還需監控癌細胞數量,以免復發。這個原理看似簡單,但早期的研 究者認為只要除去腫瘤即可,並沒有「殘留疾病(residual disease)」與「復發 (recurrence)」的觀念,以至於治 療只有暫時作用,甚至完全無效。

發現此原理的醫學界先驅,幾乎可謂是現代癌症療法的發明人。而他是誰呢?

他叫李敏求(Min Chu Li),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治癒腫瘤 (solid tumor)的醫師。事實上,他是腫瘤化療的「真正」發明人。在他之前,惡性腫瘤是無藥可救的。這樣的先驅,大多數人卻不聞其名,為什麼呢?

 
我來說說他的故事。
 

化學治療的發現


人們對化療有不好的印象是正常的,因為化療的發現不是來自於光明的醫學研究,而是極為黑暗的殺人工具──化學武器。一次大戰時,有艘載運芥子氣(最早的化武)的貨輪停靠義大利港口,卻意外洩漏,造成慘重死傷,病理檢驗發現死者體內的骨髓細胞全部死光。當時白血病是絕症,因此便有人想到,白血病是生長不受控制的骨髓細胞,而芥子氣專滅骨髓細胞,也許可用於治療白血病?不過芥子氣太毒,於是化學家將之改造,成為芥氣 類烷化劑(alkylating agents),其中一種化合物──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一直到現在仍在使用,並 從那時候興起篩選化療藥物的熱潮。不久後,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的法柏(Sidney Farbe)醫師利用毒性較低的葉酸拮抗劑──氨甲蝶呤(methotrexate) 治癒白血病童,因而聲名大噪。

但治癒的終究是少數,且因有劇烈副作用,多數專家仍不喜歡化療,更不用說一般人聽了就害怕。因此惡性腫瘤的治療,開刀還是優先選擇,但患者時有復發的現象。面對復發,醫師通常怪罪當初切除的「不夠乾淨」,以致切除範圍越來越大,病患聞之色變。


治療惡性腫瘤

1944年,李敏求從瀋陽盛京醫科大學畢業之後,前往美國繼續深造。大概因國共內戰的慘烈,他沒有返鄉,而留在美國擔任住院醫師。1953年,他前往紐約知名的史隆‧凱特林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進行早期的化療研究,也使用氨甲蝶呤治療子 宮毛膜癌(choriocarcinoma),腫瘤卻似乎沒有反應。不過,他發現開始治療後,病患尿液中的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持續下降。他認為 hCG 是由腫瘤分泌 的,因此當化療殺死癌細胞後,激素明顯降低。治療其實是有效的,只是因除掉的癌細胞不夠多,腫瘤又長回來,化療的結果才看似無效。李敏求不但構想出化療的正 確方式,而且發現癌症治療史上第一個腫瘤標記(tumor marker),成為後來所有「癌症指數」的濫觴。 

1955年,李敏求帶著滿腦子的構想,加入國立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內分泌科主任赫茲(Roy Hertz)的團隊,擔任助理產科醫師,繼續研究以化療治療絨毛膜癌的方法。某天,一名海軍牙科技術員的妻子被緊急送往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的臨床研究中心。絨毛膜癌已擴散到她的肺部,像葡萄般一顆顆聚集,造成肺部破裂,血液滲滿胸腔。醫生們手忙腳亂地從她的肺部抽出血液,暫且穩定住病情。但哪怕是最樂觀的醫生,都認為她熬不了幾天。 
   
與藥理學專家進行一番討論後,李敏求決定放手一搏,以氨甲喋呤治療。腫瘤迅速消退,她的狀況也穩定下來。 治療持續幾週後,患者狀況明顯改善。幾個月後,李敏求與赫茲驚訝地發現,X光片上已看不到腫瘤的蹤跡。他們重新檢查一次,確認這項結果。這是史上第一次以化療「治癒」轉移的惡性腫瘤。 
  
赫茲的團隊很快地完成論文,投稿也迅速被接受。這是劃時代的成就,編輯迫不及待將其刊登。但李敏求發現許多病患尿液中的hCG量仍超過標準值甚高。他想,唯一的解釋是腫瘤細胞沒有消除殆盡,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它們還躲在組織的角落裡。若殘留的腫瘤未完全清除,不久後便會捲土重來而「復發」。雖然沒有明確地寫進論文,但李敏求實際上發現「殘留疾病」的觀念、癌症復發的機制及第一個腫瘤標記,這也是現代癌症藥物治療的三大基礎。
   
他認為腫瘤雖然消失,但化療應持續到hCG回復標準值才停止,現在稱此方式為預防性輔助化療(adjuvant chemotherapy)。但在1955年,即使是專家也害怕化療的毒性,臨床委員會要求李敏求停止化療。不過他堅持繼續投藥,使委員會大怒,認為他不顧人命而將他開除。走投無路的李敏求回到史隆‧凱特林癌症中心,要求老友收留。

 

癌症化療的研究與發展

李敏求被迫離開後,那些腫瘤消失後就停止治療的患者全都復發,而在他離開前持續治療、直到hCG恢復正常標準的患者,腫瘤再也沒有回來。李敏求的同事弗雷瑞奇(Emil Freireich)寫文章為他翻案,表示他的三大觀念是「癌症治療中非常重要的新原理」。在李敏求試驗成功前,90%的子宮絨毛膜癌患者在1年內死亡。如今,任何狀況的子宮絨毛膜癌幾乎無需手術,都可以化療治癒。 

回到癌症中心後,李敏求繼續研究化療。1960年,他證明轉移性睾丸癌可以透過化療來治療。1970年代,至紐約拿索醫院 (Nassau Hospital)擔任醫學研究主任,後來轉到洛瑪琳達大學醫學院(Loma Lind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擔任醫學教授。1977年,他發表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5-FU)可改善結腸癌患者的生存率,使氟尿嘧啶成為結腸癌化療的標準用藥,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他的研究奠定現代癌症化療方法的基礎。1960年代,阿拉巴馬南方研究所(Southern Institute)的史基柏(Howard E. Skipper)利用小鼠模型試驗李敏求的觀念,發展出化療的「比例消滅(fraction kill)」數學模型,成為醫學教科書上化療的標準觀念。因此,稱李敏求為「現代化療之父」,一點不為過。 
   
1972年,他與當年NCI的15位同事一起獲得醫學界的最高榮譽──拉斯卡獎(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表彰他們對開發癌症化療的貢獻,其中包括李敏求被開除時不置一詞的赫茲。如今,在NIH臨床中心的走廊,還能看到他們兩人的照片掛在相鄰的位置。李敏求比任何人有資格成為第一位獲諾貝爾生醫獎的華人,但他連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也沒選上過。不,是連提名都沒有,今天的醫學生更是沒聽過他的名字。  

1980年初,李敏求因心臟病併發腦血栓逝世,享壽6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