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4-01直衝雲霄的高樓競賽 592 期

Author 作者 施植明/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
高層建築,反映城市商業活動集中的現象,在19世紀後期的紐約與芝加哥開始出現,成為回應經濟需求的結果。當時,興建高層建築的投資人所重視的是回收報酬,因此,最早的高層建築設計完全取決於經濟效益的考量,建築形式相較於投資報酬與實用性只是次要因素。對土地開發商而言,簡單且容易生產的結構系統遠比美學議題來得重要。儘管美國第一代高層建築的發展方向以強調機能為主,使得建築形式臣服於挑戰建築高度所必須克服的工程技術上,不過,芝加哥學派(Chicago school)的建築大師沙利文(Louis Sullivan)仍主張大規 模的建築物應該要負起讓城市增色的任務並試圖為新的建築類型尋求新的建築表現形式。在「形隨機能 (form follows function)」的觀念導引下,運用古典的三分法原則 (tripartite formula)與強調垂直連 續的立面分割,為摩天大樓找到應有的造型:展現建築物巍峨的高聳性(loftiness)。
 

大樓建築樣式的變遷

摩天大樓的發展,就樣式的觀點而言,可以用1950年作為分界點,區分成2個主要時期。第一階段始於 1875年代首度出現的高層辦公大樓持續到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 此階段出現的建築樣式,包括仿古設計、現代主義的雛形、芝加哥學派及1920年代的裝飾性藝術。

在經過經濟大蕭條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中斷後,第二階段的高層建築設計與營造產生重大變化,原因在於新的工程技術與材料的引進所帶來的影響。基於純粹經濟因素的考量,歐洲在20世紀初期發展 的現代主義開始大行其道。雖然在美國資本主義的社會條件下,現代建築運動倡導的社會性美學理念無法實現,不過強調運用工業化生產技術與回應機能需求的設計原則正好符合當時的經濟發展。商業與技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結合,逐漸強調實用性、降低成本、市場導向和景氣繁榮,整個大環境與芝加哥學派興起時的情況相似,因此, 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極簡美學便順理成章地運用在商業上。

不過,1950 年代之所以被視為分水嶺的關鍵,在於現代主義到達巔峰狀態而產生的建築形式霸權,其影響不只是運用鋼材、玻璃、空間容積與結構表現的國際樣式美學而已,更造成建築形式與其基地和周遭環境欠缺關連性,形成所謂的國際樣式(international style),是從歐洲前衛的理想主義轉向美國企業的商業主義的最佳寫照。

 

美國的摩天大樓史

1906 年,勝家公司(Singer Co.) 自豪地宣佈將建造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高度從當時2、300 英呎躍升至 612英呎(187公尺),超過1884年完成的華盛頓紀念碑(555 英呎),也讓當時《紐約時報》大肆加以報導。由佛雷格(Ernst Flagg)設計的勝家大樓(Singer Building),因為從12層樓高的底座向上揚升32層樓高的塔樓過於細長,所以抵抗風力的補強措施與鋼框架的錨定都必須特殊設計,使工程造價為當時高層建築的2 倍。外觀以紅磚搭配磨光處理的石灰石構成塔樓主體,塔樓最上方的法國式斜屋頂上高達6 層樓高的古典樣式頂部,內部挑高2層的門廳以16世紀義大利鑲嵌的大理石圓柱支撐著華麗的弧三角與明亮的圓頂。強烈的外觀與華麗的內部代表摩天大樓象徵資本主義的開端。勝家大樓以折衷主義形式表達鋼框架結構塔樓的創舉,並未受到在1960年代盛行現代主義的美國肯定,1968 年面臨慘遭拆除的厄運,創下曾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卻被拆除的另一項世界紀錄。雖然勝家大樓保有世界第一高樓的頭銜不到1年,不過大樓完成時不僅 取代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 主宰紐約天際線的地位,成為到處可見的地標,同時也揭開企業總部摩天大樓高度競賽的序幕。

勝家大樓第一高樓的頭銜在短短不到1年便拱手讓人,始作俑者是700英呎(213公尺)高的大都會保險大樓(Metropolitan Life Insurance Tower)。50層樓高的塔樓建築形式讓人聯想起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鐘樓,不過建築師在《紐約時報》上極力否認兩者的關連性,尤其強調兩者在高度上的差別,2座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鐘樓高 度加起來仍不及大都會保險大樓的高度。大都會保險大樓模仿歷史建築樣式的塔樓除了想在都市中扮演象徵性角色之外,也希望藉由延續舊有文化的特質表達穩定可靠的企業形象。
 

由吉爾伯特(Cass Gilbert)一手設計的伍爾沃斯大樓 (Woolworth Building),耗資1350萬美元建造 以販賣5~10 美分廉價商品的零售業總部大樓,從 27 層樓高的基座向上攀升到792英呎(241公尺)高的塔樓代表著零售業積沙成塔的商業成就。吉爾伯特運用哥德式的細部達到構成高層建築形式的目的,認為以古典樣式設計的勝家大樓看起來不夠自然,表示「高層建築在最高處應該要有聳入雲霄的感覺,當量體隨著高度逐漸縮小時更能強調出建築高聳的感覺,哥德式正好可以提供這種高聳之感。」對大眾而言,在 20 世紀的結構系統上被覆著哥德式裝飾細部的伍爾沃斯大樓如同一幢商業大教堂,企業本身對這樣的暱稱也感到自豪,在1917 年伍爾沃斯公司印 製的宣傳小冊子也以「商業大教堂」為標題介紹大樓。
 

由范艾倫(William Van Alen)所設計的克萊斯勒大樓 (Chrysler Building),77層,高度1048英呎(319 公尺),超過巴黎艾菲爾鐵塔(300 公尺)。 原先設計的高度只有925英呎,由於該大樓施工期間,曼哈頓銀行宣 布要建造高度927英呎的總部大樓,為了爭取世界第一的高層建築頭銜,在原先為圓弧退縮的頂層上方再加上針尖似的頂部以增加大樓的高度。頂部使用的金屬被覆材料為鉻鎳合金鋼材,比一般所使用的黃銅、鉛和青銅等金屬材料容易維護。1995年,花費1500萬美元維護費,使塔頂更加光芒四射;除了塔頂的特殊造型外,地面層也運用華麗的裝飾手法導引路人進入門廳,向大眾分享企業引以為傲的總部大樓。

儘管處於1930年代經濟危機,基於商業考量的土地開發商仍毅然興建出租面積為克萊斯勒大樓2倍的紐約帝國大廈 (Empire State Building),1931年,隨即以102層和381公尺的樓高躍升世界第一。完工開幕時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觀之一,在結構與機械工程上更創下許多紀錄。施工管理採取生產線的概念,在短短的18個月內便提前完工節省許多工程經費,然而大樓完工後出租率不到1∕4,被戲稱「空空大廈(Empty State Building)」。......【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