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5-01是馴服還是陪伴?─ 人類、寵物的相互心理學 593 期

Author 作者 邱珍琬/曾任國高中教師,目前服 務於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 輔導學系。
心理學(psychology)是研究人類行 為的科學,原本也是以動物為實驗對象,希望從動物實驗結果延用到人身上,用來解釋、分析、預測與控制行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在許多產品的使用前還是先以動物為實驗對象,如化妝品、藥物的實驗等,許多情況下這些動物都是人類自身利益的犧牲者。人類從數千年前開始飼養寵物開始,到近幾十年來除了貓、狗之外的其他動物也慢慢成為家庭寵物之後,為動物權發聲的也愈來愈多,不只是基於維護人權的延伸,同時也看見寵物對於人類的偉大貢獻。


人類與寵物

醫療與心理治療上已率先引用寵物,來做動物治療或輔助的功能,如導盲犬。而寵物治療,如狗狗醫生,則是以寵物為媒介來協助兒童、心智發展遲緩者、情緒障礙或其他心理疾患與老年人。寵物治療為何可以用在治療上?是因為研究者及實務工作者發現人類在面對可愛、溫馴的寵物時,會想要去撫摸、保護牠們,發揮「利他(有助於他人)」的能力。而當情緒躁動或幼小兒童伸手去撫摸寵物時,他們的情緒能得以舒緩、甚至快樂,也較願意服從成人的指導;孤單或與人較為疏離的老年人,對寵物較無戒心,而當他們在撫摸寵物時,心理能產生療癒的感覺,可以促進其身心健康與希望感;憂鬱症患者飼養寵物,可以讓他們每天做一些必要的寵物照顧活動,看見寵物無怨無悔的回報,情緒狀況因而改善;國外則有讓非行(行為偏差)少年在流浪動物之家照顧狗狗,發現青少年慢慢對狗與人打開心防,發揮保護與利他能力。

現代文明社會,年輕人往都會區跑、很少願意留在偏僻的家鄉,年長者每日面面相覷、孤單與寂寞是常態,有個活蹦亂跳、忠誠的寵物陪伴,餵養寵物、散步等照顧工作讓他們的生活有目標,也對增進其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曾經有一位大學女生放假回到家裡,發現獨居的母親竟然先忙著餵狗吃飯便有些吃味,母親回應說: 「我給妳100塊妳可以去買吃的,但是牠不會呀!」儘管寵物依賴性高,但是主人都不嫌煩燥,是因為寵物帶來的酬賞可能遠比麻煩更多。

年長者飼養寵物,是一種愛的轉移,可能是因為子女均已離家,生活中缺乏一些寄託與關愛對象;而單身者飼養寵物,是期望回家時有活生生的生命在家送往迎來,能感覺較不孤單。有孩子的父母親飼養寵物,除了因自身喜歡寵物外,也希望孩子有人陪伴或能自寵物身上學習。然而,有時飼養寵物因投注太多愛,導致寵物離世時不能承受那種沉痛,不過有更多人在飼養寵物之後就沒有停止過,甚至越養越多隻。現今,人們普遍認為寵物帶給其生活的歡樂多過悲傷或痛苦,而不可諱言地,寵物的確帶給人許多寶貴與歡樂的時光。


寵物與人的依附關係

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到人類需求的階層理論,除了最基本的生存與條件外,接下來就是愛與隸屬,每個人都需要被愛與愛人,前者讓自己感受到存在的價值,後者讓自己看見自己的能力與貢獻。人們自幼與主要照顧人之間的關係(依附關係)就是一切人格與心理健康的基礎,有足夠的被愛經驗後才有能力做延伸,愛自己與他人。

以筆者為例,家中所飼養的狗──安安,從流浪動物之家來到筆者家時 才4個月大,牠依附筆者家中另一隻 16 歲、半盲的狗──毛毛,不論吃 飯、睡覺都跟著毛毛。在相處半年後的某一天,安安像平時一樣用嘴巴去頂毛毛、通常毛毛會醒來,但是這一次毛毛沒有。隨後要將毛毛的遺體送往門口、讓動物安樂之家處理時,安安變得非常焦躁。後來,筆者發現只要家裡有人要出門,安安就會不停地吠叫,擔心像毛毛一樣一去不回,這就是依附的傷痛。而在家中來了新成員小寶後,安安對待小寶就像毛毛對牠一樣愛護,有時甚至像是溺愛,無論小寶怎麼欺負或咬牠都不以為意,還會將食物讓給小寶、自己則在一旁觀看小寶進食。

此外,寵物與主人之間也是另一種依附關係,主人是寵物的全部,寵物以主人為唯一仰賴,倘若主人給予寵物的愛不穩定,甚至是疏忽、虐待,寵物也不會成長得健康快樂,極端者甚或有暴怒、攻擊的行為!而飼主在對待寵物時,需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在「愛」與「紀律」兩者兼具的情況下,寵物才學會與人或其他寵物好好相處。


寵物心理學

養狗30多年,發現狗狗對人的忠誠, 有時候比人還更可信賴。多年前筆者家住淡水時,對面一家因為孫子要求、買了一隻長毛狗,後來狗長大、不像以前那麼可愛,常常聽到他們因為狗隨處便溺而打狗,狗常痛得哀哀叫,後來乾脆就將狗丟棄,結果狗自己跑回來、守在樓下門口不肯離開,只要見到主人就歡喜迎上去,卻換來主人的謾罵與踢打,守候幾週之後,狗狗才不見蹤影。一位養狗多年的長者說:「孩子會長大、自己過生活,但是狗卻一直需要我們照顧。孩子長大離家,狗不會;孩子會被背叛、反抗,跟你吵架或做出讓你痛心疾首的事,狗不會,牠永遠守在你身邊。」要讓狗離開家,只有幾個原因......【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93期】